目前分類:生態學Ecology (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保護瀕臨消失的語言,也能保護瀕臨消失的物種。

年輕時在熱帶雨林採集鳥類標本,發現當地的原住民雖然沒有科學知識,但是對於鳥類的分類,卻和他一樣。也就是說,這位鳥類學家分類成不同種類的鳥,當地的原住民也沒有混淆成同一種鳥。當然,在這些原住民的語言中,當然為這些鳥取了不同的名字。

目前生物物種滅絕的速度很快,而保育工作在很多地方使不上力,原因之一是我們並不清楚到底有多少物種。目前科學家指出,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有兩成已經「發現」了,其實這只是指有兩成的生物有了適當的分類地位並且給予了學名。許多科學家尚未涉足的區域中,許多生物都是新奇和陌生的,但是對於當地原住民而言,這些生物數千年來,就和祖先共享一片土地,因此這些生物並不是陌生的。如果能夠研究這些原住民的語言,釐清語言中各種生物的名字,那麼就可以比較容易認識當地的生物。

目前全球大約有7000種語言,其中一半以上已經快要消失了,主要的原因是能操這些語言的人越來越少。而每個語言的消失,意味著人類對於某個地區的生態環境知識流失。舉個例子,當初生物學家在哥斯達黎加熱帶雨林發現一群看起來一樣的蝴蝶,於是就高高興興的給了個新學名,後來檢查這些蝴蝶的DNA,發現這一群蝴蝶其實包含了十個種。而當地的原住民語言中,已經給這十種蝴蝶的幼蟲取了不同名字。

保護並且研究原住民的語言,就能加速科學研究與環境保育。台灣的原住民語言也瀕臨消失,就民族學與科學的觀點,都應該保護這些語言。


AN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以台灣的發展現況,面對能源問題,除了節約,別無他法。

今天的中國時報,有兩篇科學新聞引起我的注意,一篇是談台灣的再生能源,另一篇是談太空軌道上有太多垃圾了。我想今天先談能源這個議題,太空垃圾其實非常嚴重,下次在說。(很抱歉,我對頭條新聞「醣晶片」興趣缺缺。)

地球上所有的資源,理論上都可以再生,但是有兩種例外。

一是生物多樣性,另一是能源。

生物多樣性是長年演化的結果,一旦消失,只有時間才能彌補,而且重生的生物多樣性,和原來的一定不同。

能源問題,許多人都會想到再生能源,以及各種非火力、非核能發電方法,像是風力、水力、海潮、太陽能、生質能(例如木柴)等。這些能源理論上可以源源不絕的供應,但那不是在台灣。

台灣地小人稠,所有土地都拿來栽種生質能,也不敷使用。水力發電與海潮發電,都會破壞環境。風力發電的地點有限、太陽能發電受到天氣與土地的侷限。所以台灣目前的發電主力,還是火力發電與核能為主,無可厚非。

我們雖然必須使用火力與核能,但是並不表示我們束手無策。因為,我們能做的,比自己想的還要多。

AN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現在要專心對付的就是二氧化碳了


二氧化碳是眾所皆知的溫室氣體,而甲烷則是老二,不過甲烷引發溫室效應的能力,是二氧化碳的21倍,也就是,就溫室效應而言,一噸的甲烷相當於21噸的二氧化碳。

許多微生物都會製造甲烷,而水田、垃圾掩埋場和油田,則是排放甲烷的大宗。最近的New Scientist雜誌報導,英國的科學家長期以來觀測大氣中的甲烷含量,從1998年以來,甲烷增加的幅度就在0.2%以下。

這是個好消息,因為自從工業革命以來,大氣中甲烷濃度從700ppb(parts per billion,10億分之一)升高的 1770 ppb,而18%的溫室效應,是由甲烷造成的。


AN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是巧合嗎?開始寫有關生態環境的新聞感想時,就發生了一連串不好的消息,這篇是最新發表在「自然」上的一篇研究報告。當然,地球環境不會因為我寫而馬上有任何改變。但是有這種巧合,也讓人難過。

人類排放了許多二氧化碳,不過植物行光合作用,卻需要二氧化碳。如果以單「蠢」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思考,會認為二氧化碳增加,整個平衡應該會朝著植物生長迅速這個方向前進。的確,增加種植植物的面積,的確可以增加吸收二氧化碳的效能,在二氧化碳排放的協定中,增加植被面積的確也可以抵扣二氧化碳的排放。不過,海洋中的藻類吸收的二氧化碳量,其實更可觀。通常,經由人造衛星得到的影像,可以判定海洋中有多少葉綠素,以此換算出整個海洋藻類行光合作用的效率,再推算出吸收的二氧化碳量。

這個做法非常高科技,但是美國奧瑞岡大學(Oregon State University)的科學家用土法煉鋼的技術,花了12年、在太平洋上航行了58000哩、採集了數萬份樣本,發現事實上是有那麼多葉綠素,但是光合作用的效率卻沒那麼高,原因出在海洋有些地方缺乏鐵,因此藻類生長的速度不如預期。但是這些藻類還是製造了一樣多的葉綠素,以便如果鐵質出現時,可以馬上大量繁殖。

根據新的資料判定,之前靠人造衛星的資料,判斷的海洋藻類二氧化碳吸收量,比實際高出了約2~4%,這是多少呢?相當於每年25億噸,相當於2003年台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。目前台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全球第22名。


AN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又是一則牽涉到海洋及全球暖化的消息,看完之後有種糟糕的感覺,比起什麼二氧化碳難以減量還要糟糕。

事情是這樣的。會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,除了二氧化碳之外,還有其他氣體,包括甲烷。後者「保溫」的效果,據說是二氧化碳的15000倍(這個數字可能有誤),好在空氣中的氧氣會和甲烷反應,產生二氧化碳和水,所以地球上有很多細菌的代謝產物是甲烷,但是大氣中的甲烷濃度卻非常低。

不過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科學家帶來了壞消息:從海底不斷有石油滲漏出來。大家都看過油田的景象:油塔頂端冒著火,那不是在燒石油,而是燒掉天然氣。因為油田中通常伴隨著天然氣,這些天然氣如果沒人買,只好當場燒掉。而天然氣中的主要成分,就是甲烷。目前估計,每年從海底滲出的甲烷,高達3300萬噸!

海底滲出的石油自然飄在海面上,之後分解成為瀝青,又沉回海底,所以算海底沉積物的瀝青含量,就可以推算出過往石油滲出的量,然後再每段時間出有多少甲烷釋放出來。結果發現,當全球溫度升高,甲烷的排放量也增加,而且最高時期的排放量與一般時期相比,高出三倍。原因出在甲烷在海底和水結合成水合物,混在海底的沉積物中,或是位於沉積物之下。溫度增加,使得這種水合物不穩定,變成水和甲烷。水自然混入海水中,而甲烷不溶於水,自然往上冒出海,進入大氣中。

看到這裡,想要有不糟糕的感覺也很難。溫度升高會增加甲烷的排放,而大氣中甲烷增加又會使全球溫度升高(自然分解的速度有限)。就人類抑制全球暖化的觀點,這根本就是惡性循環。類似的惡性循環還有極區的冰層縮小:冰會反射光線(輻射),極區的冰層面積廣,地球吸收到的(太陽)能量就沒那麼多。全球暖化使得冰層縮小,這樣地球吸收到的輻射能量就增加了。

這是自然過程,目前還沒有方法可以抑制這種循環。


AN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在海底的某些地方,通常是版塊交接處或是生成之處,會有海底熱泉,這些熱泉通常會形成像煙囪一樣的形狀。由於熱泉帶來大量的礦物以及高溫,所以該處的生態系和一般的海洋生態系迥然不同。台灣剛好處於版塊交接處,所以在東部海域也發現了這種特殊的生態系。中央研究院的鄭明修老師去年就發現過這樣的生態系,發表於頂級的科學雜誌「自然」(Nature)。

不過這個最新發現的特殊熱泉生態系發現者,卻是日本與德國的學者。這也難怪,因為琉球群島的南端就在台灣的東部海域,有地利之便。他們發現的生態系位於東海底下1400公尺深,其中也有熱泉,不過更特殊熱泉附近的海床沉積物底下,是液態的二氧化碳,在這些沉積物中,有許多細菌和其他小生物生活著。

報導這個發現的日本科學家指出兩點,都滿有意思的。首先,如果可以在極區的海洋底下(那裡的環境可能更極端),也能有這類生態系,那麼可能在其他行星上極端的環境裡,也可能有生命存在。

另一點,也是我注意到這個新聞的原因。海底有這種「浮在二氧化碳湖」上的生態系,那麼人類隨便把液態的二氧化碳灌到海底,是否會影響這種生態系呢?以及其他尚未發現的海底生態系呢?而且,這種生態系還離陸地滿近的。鄭明修所發現的熱泉生態系,就在宜蘭外海的龜山島附近。

看來把二氧化碳灌到海底的想法,還需要更多資料,才能評估。畢竟我們對於自然的了解,依然有限。


AN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氣中二氧化碳這種溫室氣體的濃度,自從工業革命之後,就不斷升高,而全球的氣溫升高,已經是個明白的趨勢。雖然氣象學家與地球科學家對於這種溫度上升,到底是自然趨勢或人為結果,還有爭議,不過目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趨勢,就和不斷增加的二氧化碳一樣,持續在地球上加溫。

依照目前經濟發展的趨勢,要讓大氣中二氧化的濃度不在升高,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了,因為中國和印度這兩大經濟體正在成形,要讓他們減少二氧化碳排放,簡直難如登天,而且美國這個全世界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國家,也沒有簽署京都議定書。既然不能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,那麼至少可以不要讓這些二氧化碳排在大氣中,以避免提高溫室效應。對此,科學家提出了各種收集二氧化碳放到別的地方儲存的方法:

1.把二氧化碳壓縮成液態,灌到舊油田中。
2.把二氧化碳固化,然後在覓地點儲存。
3.在海洋中增加鐵質,這樣會促進浮游植物生長,植物生長需要二氧化碳(行光合作用),之後這些植物死後會沉入海底,因此把二氧化碳帶入海底。

這些有點像是科幻故事的情節,現在又多了一條:
4.將液化的二氧化碳注入3000公尺深的海底,在那裡的低溫與高壓下,二氧化碳能夠永久以液態形式存在,而且由於密度比海水還要大,因此也不會浮上來。另外在海底3000深的溫壓條件,會讓二氧化碳與海水混合,形成類似冰水合物,會蓋在液態的二氧化碳上,阻止液態二氧化碳升起。

ANR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